環評人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環評之家 > 環評故事

環評故事

櫛風沐雨路十載 不負韶華恒前行

環評影響評價網 2022-11-22環評故事
夜深之時,靜心沉思,忽而覺得應該著筆落點,記錄一下自己所從事且摯愛的環境影響評價事業的十載光陰。一來是在《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20周年暨評估中心成立30周年之際,以“史”為鑒,感悟人生十載;二來也
 

夜深之時,靜心沉思,忽而覺得應該著筆落點,記錄一下自己所從事且摯愛的環境影響評價事業的十載光陰。一來是在《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20周年暨評估中心成立30周年之際,以“史”為鑒,感悟人生十載;二來也是將自己這顆“沙”粒置身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重新審視,永葆初心新征程,牢記使命再出發!

第一站:初出茅廬

猶記得2011年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畢業時,那份作為一個新人初入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時的彷徨與不安。很快,在單位良好的工作氛圍以及前輩們的積極鼓勵下,我厘清了環評工作的技術核心,以地下水專題章節為切入點,以點帶面地接觸了制漿造紙、食品加工、燃料乙醇等多個輕工行業項目?,F在想來我很幸運,剛參加工作就得到了輕工所各位前輩的無私指點,感謝他們點亮了我從事環評的信心。

機遇總是會不期而至,20126月我借調到原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作為一只初出茅廬的“菜鳥”,能來到評估中心這個國家環評行業的核心技術單位鍛煉學習,能與諸多經驗豐富、能力超群的大咖們一起工作,實在是我莫大的榮幸和寶貴的財富。在一年半的借調期內,部門領導對我委以重任,讓我負責廣州亞運線系列地鐵工程、深圳大運線系列地鐵工程等重大項目的竣工環保驗收工作。這份沉甸甸的信任,既是及時雨又是挑戰書,從污染類項目的環評跨越到生態類項目的驗收,需要的是對環評行業中的各項重點技術內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當時的我唯有如初生之犢一般,勤奮學習、求實進取,最終上述項目全部順利取得了竣工環保驗收批復,得到了建設單位的肯定與好評。

歲月可堪回首,韶華不負常留。在那段激揚奮斗、揮灑汗水的懵懂歲月里,我從稚嫩逐步走向成熟,由衷體會到了環評這項制度對于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重要性,也堅定了我要恪守環評事業的初心。

第二站:初露頭角

任重道遠須策馬,風正潮平好揚帆。2014年,我正式入職原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技術開發與咨詢部,相伴而來的則是新的艱巨挑戰--京沈高鐵的環境監理工作。

這是我擔任的第一個環境監理項目的環保副總監,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從接手該項目直至完成驗收,五年多的時間里我帶領項目組負責了300多公里、將近20個施工標段的環境監理工作,已經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是為它而熬、有多少根頭發是為它而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那以后環評、監理、驗收這3個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環節在我眼中不再是被割裂開的個體,而是被串聯起來的有機整體,第一次系統性地提升了我對環評制度核心內容的理解。

在京沈高鐵環境監理項目開展期間,《環境影響評價法》先后在2016年和2018年進行了兩次修改,完善了建設項目全過程環境管理的環節,明確了建設項目各相關單位的責任,也改變了所有環評從業者的舊有工作理念。我深切感受到環評事業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加法制和規范化的道路,黨和國家正在用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去保護生態環境。作為一名環評從業者,唯有與時俱進、常備不懈,及時更新和升級自己的業務知識儲備,并反饋于自己所服務的項目和企業,才能適應環評新時代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第三站:初有所成

20153月,評估中心技術開發與咨詢部全體人員劃轉到北京中環格億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我也迎來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重要時刻,工作職責從以往的單打獨斗變為一個團隊的帶領者。自此以后,我將工作重心由傳統意義上的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工作(環評、監理、驗收等)逐步轉移到了“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基礎,結合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要求,不斷拓展新型環保咨詢類業務”上。此后帶領部門各位同事,先后服務了水利、水電、管線、油氣田開采、鐵路、地鐵、化工等諸多行業,業務類型也從環境監理、竣工驗收拓展到環境影響后評價、環保管家、排污許可、環境管理臺賬、“三線一單”等,其中較為典型的是生態類項目的環保管家業務。

在原有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的制度設計中,環評—環境監理—竣工環保驗收作為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主線,也是各建設單位的主要管理思路。但是大型生態類建設項目通常都具有施工周期長、作業難度大、參建標段多等特點,繼而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諸如“業主環保人手不足” “各標段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執行標準不統一” “協調統籌能力不足”等亂象。我們敏銳地抓住了建設單位在上述環境管理上的這一需求痛點,依托歷年積累的大量環境監理業績和實踐經驗,創新性地開辟了生態類項目環保管家業務,替建設單位補齊了生態類項目全過程環境管理上的一塊短板,同時積極將工作成果凝練總結并向原環境保護部上報,這些成果為《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提供了翔實可行的實踐基礎。在這一時期,我們全體部門人員勠力同心、奮勇進取,所開展的生態類項目環保管家業務從無到有、由少成多,從單項行業起步拓展到服務于水利、水電、航道、公路、管線等多種行業類型,不僅為公司開創了新的業務板塊,而且真實感受到了建設單位的好評和歡迎,也為公司的壯大發展做出了貢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2019年接到派駐至成都三峽工作的命令時,我義無反顧、毫無怨言。在三峽建工集團環境保護部的寶貴工作經歷,再一次提升了我的綜合業務素質,也首次讓我站在建設項目管理者的角度,更深入理解了環評制度的現實意義。金沙江下游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座超級水電站,讓我見識到了什么是大國重器!所在部門的領導和同事,讓我見識到了什么是水電行業龍頭央企人員的專業水平!能親歷“超級工程”的誕生,對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成長,同時一份專屬于生態環保鐵軍的鮮活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如今,我在成都已經工作了四年,忙碌之余,悄然入心的仍是那份與家人分隔兩地的思親之苦。但是為了這份所衷愛的事業,心感雖苦猶甜。

多年以來,我所在的評估中心咨詢部和中環格億公司始終致力于與中國環境保護事業共同成長,基于近30年累積的咨詢技術和實踐經驗、高水準的專業知識和執著的敬業精神,在國內咨詢技術服務業界享有了崇高的聲譽,一方面為中心發展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同時也積極投身于指導協助地方環保和評估事業的發展。十年間,耳畔常常聽領導、同事講起一個個支援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感人故事:2003年中心指導并用自有資金無償援助西藏自治區成立環境工程評估中心;2010年通過雙方技術合作幫助自治區評估中心進行能力建設,陸續開展了60余期近1萬人次的環保技術業務培訓;自2011年起長期連續派出5名同志赴西藏掛職工作,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而我也有幸參與其中并貢獻出了自己微薄的力量。這些所謂的小事,都只為幫扶自治區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好、落實好,著眼于建設和鞏固國家西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創造性實踐,不斷開創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守護好西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鞏固發展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地區之一的良好態勢,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正是每一名評估中心人踐行以技術創新引領實踐創新的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和宗旨所在。

新征程:初心依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年一路走來,我經歷過落寞,也收獲過欣喜,遇到過挫折,也得到過幫助。即便我所從事的環保咨詢不是單位的核心業務,但它是環評事業大潮中一顆晶瑩的水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生中飛逝的十年讓我也深感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于保駕綠水青山、護航金山銀山的重大意義。

行文至此,這十年環評人生路的點點滴滴翻涌如潮,卻從來沒有磨滅過我對環評事業的那份熱愛和初心!值此《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二十周年之際,心潮涌動、思緒翻飛,詩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唯愿為此接續添磚加瓦,以期不負青春韶華。

 

 

作者:丁少波

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文章評論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